返回主站 专题首页 最新动态 政策文件 经验交流 文苑天地 媒体关注
 
甘当脱贫“纽带”
发布日期:2017-07-07字号:[ ]
 

  3月,自治区公路管理局驻墨玉县喀尔赛镇艾普艾格勒村、台吐尔库勒村、阿孜艾格勒村、吉格代库都克村以及夏勒迪让村等5个村的工作队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各村集体经济薄弱,人均收入水平低,整体较为贫困。以艾普艾格勒村为例,该村土地贫瘠,干旱缺水,人均耕地不足1亩,村民多以外出打零散工为主,收入得不到有效保障。

  村民们都想通过有效途径“脱掉穷帽子,挺直腰杆子,但无奈自身没有技术,也没有合适的岗位,生活一直没有起色,虽有许多人有意外出务工,但又无奈找不到好工作。

  得知这些情况后,工作队员们夜不能寐。要找一条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就要结合村情,大力推动劳动力就业转移。只有青壮年农民“走出去,才能有效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这不仅是村民一直期盼的致富路径,也是让村民转变观念、增长才干的有效平台。

  从这以后,工作队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各类就业信息,在得知和田公路管理局墨玉分局正在“家门口招工的消息时,他们高兴不已。

  经过积极联系对接,和田公路管理局墨玉分局表示有空余岗位正在招收工人,有了务工接收单位,工作队结合入户走访工作,对有外出务工意向的人员,进行了全面摸底,最终确定了120名外出务工人员。

  57日,艾普艾格勒村村委会热闹非凡,工作队为喀尔赛镇2017年首批劳务输出的外出务工人员举行欢送会。来自喀尔赛镇5个村的120名外出务工村民,迈着整齐的步伐,昂首挺胸地走向外出务工之路。送行会上,自治区公路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驻喀尔赛镇工作队总领队艾尼瓦·尼亚孜满怀深情的说,“本次组织劳务输出外出务工,是自治区公路管理局党委落实自治区“1+2+5总目标要求的具体措施,也是驻村工作队落实拓宽致富门路、推进扶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外出务工人员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外出务工机会,遵守法律法规和劳动纪律,服从指挥、踏实苦干,家里的事有工作队和村两委照顾,请大家放心务工。” 他还特别强调外出务工期间,要定期按时向驻村工作队汇报工作、生活情况,保证外出务工期间的人身安全。

  工作队根据务工人员孩子上学、老人赡养、家庭困难等情况,切实帮助解决外出人员务工后的各类保障工作。工作队还积极与和田公路管理局墨玉分局联系沟通,确定每月让务工人员有2天回家休息的时间。

  6月5清晨,参加墨玉县喀尔赛镇艾普艾格勒村升国旗仪式的人群中出现了一队身着橘红色公路养护服的队伍,他们是5月初驻村工作队组织的外出务工人员,按照每月休息2天的规定,他们已经在新岗位工作了1个月,正好赶上回家休息。此时,用工单位和田公路局墨玉分局的领导干部带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也来到了村委会,这些外出务工人员依次走上前台,在全体村民羡慕的目光中领取到了工资。

  村民阿卜杜杰力力·图荪尼亚孜激动地说:我在墨玉公路分局主要从事路面保洁和路肩整修等工作,单位对我们都非常关心,不仅对我们进行安全、技能、纪律培训,还给我们买了人身意外保险,并专门派3个干部和我们同吃同住传帮带,1个月的时间就学到了不少知识,我们一定好好干,绝不辜负驻村工作队对我们的帮助。

  总领队艾尼瓦·尼亚孜说:我们工作队愿做村民的脱贫纽带,为村民增收致富搭桥铺路。我们也希望外出务工人员在外不光增加自身收入,为墨玉县争光,更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争气!马上就要到麦子收割的季节了,驻村工作队考虑到大家的实际情况,经过和用工单位的协商,决定六月中下旬让你们放假回来五天时间,把自己家的麦子收完,同时,我们要弘扬帮困扶贫的新风尚,发挥引领和表率作用,我们将成立一只“夏收”村志愿者服务队和务工人员一起帮助村里困难家庭完成麦子收割任务!你们能不能做到?”艾尼瓦总领队话音未落,外出务工的队伍早已高举拳头,高呼“玛酷”!(没问题)。艾尼瓦总领队经常和务工人员交代:“你们外出务工人员要多向汉族同志学习,不但要学习技能,还要学习如何存钱,合理计划家庭收支,不但要辛勤的劳动,还要有计划家庭收支才能脱贫致富”。

  据了解,截止6月17日,在艾普艾格勒村工作队和135名青年志愿者的帮助下,102户外出务工及无劳动力家庭750亩小麦全部收割完毕,15户麦子已完成打场,解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如今,120名到公路养护一线集体外出务工的村民,第1个月平均工资3000元已全部发放到位,扣除个人伙食费,发到手中平均超过2600元,为实现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治区公路管理局驻墨玉县喀尔赛镇艾普艾格勒村工作队 陈勇言 供稿)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本专题由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维护   [新ICP备05000026号]
技术支持:webmaster@mail.xjjt.gov.cn            投稿邮箱:xjjthdb@qq.com    值班QQ:1906918316 
地址:乌鲁木齐市黄河路301号 交通运输厅14楼    邮政编码:830000  传真:0991-528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