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选派方案新鲜出炉
下一批驻村工作队怎么选派?怎么准备?怎么开展工作......
请各位驻村工作队队员们收好这份“攻略”!
工作队选派
驻村类型
选派原则
选派规模
配强工作队长
配强工作力量
选派专业服务工作队
1
驻村类型
驻村类型分为重点村(社区)、一般村、放心村。
重点村(社区)主要由自治区、地州市派驻村工作队,一般村主要由县市区驻派工作队,放心村,由原帮扶单位派驻到周边村的工作队托管,每个重点村、一般村原则上只能托管1个;直接派驻放心村的工作队可托管2——3个。按照2000人及以上为大村、1000人至1999人为中村、999人以下为小村界定村类型。
2
选派原则
按照“重点村(社区)、一般村选派工作队全覆盖、放心村采取一托二、一托三的形式全覆盖”的原则,调整确定各级部门单位帮扶村对口关系、派驻工作队和干部数量。各派出单位原则上不得调整。各地国有农林牧场队参照村的类型确定标准,分类派驻工作队全覆盖。
3
选派规模
重点村(社区)中的集中整治重点村工作队由10——12人组成(其中大村12人、中村11人、小村10人)、维稳重点村(社区)工作队由7——9人组成(其中大村9人、中村8人、小村7人)、其他重点村工作队由5——7人组成(其中大村7人、中村6人、小村5人);一般村工作队由4——6人组成(其中大村6人、中村5人、小村4人);放心村工作队由4——5人组成(其中大村5人、中村5人、小村4人)。
4
配强工作队长
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善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干部,特别要针对重点村选派基层经验丰富、敢于担当、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近期拟提拔的干部担任工作队长。下派2个以上工作队的区直部门单位,要选派1名厅级干部作为驻村总领队并兼任一个工作队长;地(州、市)、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和直属部门要有一定数量的领导干部驻村并担任工作队长。
5
配强工作力量
各工作队中懂双语的干部不得少于2人。
全区应驻而未驻的机关干部原则上安排在2017年驻村。鼓励驻村干部连续驻村,新进机关工作人员必须驻村,新提拔没有驻村经历的干部必须在一年内驻村,不得选派工勤人员驻村(社区)。乡镇不单独下派工作队,包村乡镇干部、村警、协警不计入工作队人数。
6
选派专业服务工作队
自治区组成3个农业科技专家服务队、6个巡回医疗队、12个巡回文艺演出队,深入南疆四地州农村开展专业技术服务。
二
岗前培训
双语培训
业务培训
区情培训
1
双语培训
各级“访惠聚”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专业院校,对下派干部进行不少于10天的双语培训。培训时间由各地自行确定,2017年1月中旬结束。自治区“访惠聚”领导小组办公室从2016年12月中旬开始,分3期对区直和中央驻疆单位、兵团派驻地方不懂双语的工作队成员进行双语强化培训。
2
业务培训
自治区“访惠聚”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区直和中央驻疆单位工作队长进行集中培训,2016年12月下旬开始,集中培训5天;各地(州、市)对本级所派工作队长进行集中培训,每期不少于6天;各派驻单位对工作队其他成员进行集中培训,每期不少于6天。培训时间由各地、各单位自行决定,2017年1月底完成。
3
区情培训
工作队进点后,由各乡镇党委组织工作队成员培训,培训时间1天。重点介绍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今后发展规划,社会稳定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帮助工作队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
三保障和工作衔接
经费保障
项目保障
服务保障
交接时间
工作交接
放心村管理
1
经费保障
工作队成员补助经费标准不变。
每个工作队按大、中、小村规模,由自治区财政分别拨付15万元、10万元、5万元为民办事经费。兵团派驻地方的工作队个人补助经费由兵团承担,为民办事经费由自治区财政承担。
2
项目保障
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研究提出项目建议,全程参与村级惠民生工程的实施,监督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资金筹措、项目安排由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牵头负责,“访惠聚”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指导.
3
服务保障
各派出单位对全体成员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卫生部门为各级工作队开通诊疗“绿色通道”;有关部门办理驻村工作队成员通信资费优惠业务和南航“访惠聚”会员服务;落实工作队成员津贴、补贴等相关政策;自治区统一为驻村工作队成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4
交接时间
2016年12月开始对工作队开展考核,2017年度工作队队长驻村对接工作,参与2016年工作队的总结考核和交接工作,时间不少于15天。全区2016年度工作队于2017年1月20日后统一返回,2017年度工作队于2月10日前后全部进点到位。
5
工作交接
两批工作队做好工作、文件资料和物资交接。驻村有调整的,调整前向村“两委”转交固定资产;工作队派驻前,派出单位提前一个月和当地基层党组织沟通对策。
6
放心村管理
有放心村托管任务的派出单位及工作队,把放心村当成“责任田”,与所驻村同任务、同标准、同安排、同落实。定人定则定制度,勤交流勤指导勤督查,指导督促托管放心村落实各项工作任务